道院文书静,传签报两衙。
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
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誇。
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
道院文书静,传签报两衙。
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
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誇。
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宁静的寺院生活。"道院文书静"表明寺院中的生活平和、安宁,僧侣们可能在进行着学问与修行的活动。"传签报两衙"则展示了寺院与外界联系的一种方式,即通过传递信件来沟通消息。接下来的"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更具体地描绘了僧侣们在自然中采药和采茶的情景,这不仅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也体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诗中的"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誇"则表达了对于珍稀物品或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这种珍视不仅是因为其稀有,而且也可能因为它们背后的故事、文化价值或者精神象征。最后两句"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则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和哲理,传达了一种通过观察自然来领悟道德与精神境界的意境。在这里,“盏面”可能指的是水面的平静,而“浮花”则可以象征着世间变化无常的事物。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个宁静、自然、充满智慧和美好的寺院生活图景。
盛年结缡时,择配良偶谐。
将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
大义往从之,岂复惜馀骸。
仰思亲在堂,俯痛子在怀。
茹蔬保贞洁,蓬首仍无钗。
从一志靡移,宁如枳逾淮。
竭力奉姑章,孝养谁能侪。
青灯课儿学,贤希参与柴。
寿今过古稀,德光讵终埋。
赫赫颁旌书,昭昭下天阶。
绰楔表高门,荣宠垂无涯。
千古共姜节,清风与之偕。
汉家神器风波舟,奸雄环顾涎欲流。
斯时谁有匡扶具,南阳嘉遁阿衡俦。
帝室之胄何英伟,草庐三顾惊神鬼。
幡然感激释耕耘,一旦君臣若鱼水。
鼎分毕竟不能休,务偿初志复神州。
永安遗恨抱终古,出师二表殚嘉猷。
锦水祠堂宛如故,剑阁荒芜流马路。
七擒南徼詟天威,八阵夔城讶神护。
营中星陨渭滨秋,五丈原头杀气收。
归榇犹能走仲达,运移汉祚终难留。
英雄千载空惆怅,商周人物能多让。
世间成败不足凭,卧龙遗址人争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