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国僧人二十年的修行生涯,最终返回故乡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真理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首联“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开篇即点明僧人长期在外修行,如今归来,似乎是为了追寻某种生命的意义或缘分。这里的“无任”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推移至僧人返回故乡的情景。建业(今南京)的秋风、秦淮河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旅程的结束。
颈联“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回到故乡后所见的景象。老人们已白发苍苍,房屋被岁月深锁,周围是笼罩着一层轻烟的树林。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蕴含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尾联“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则是诗人对僧人归来后的思考。他提醒僧人,即使了悟佛法,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的真理追求上,更应关注眼前的世事兴衰,体现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乡经历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温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