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法镜上人归上元》
《送法镜上人归上元》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国僧人二十年的修行生涯,最终返回故乡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真理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首联“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开篇即点明僧人长期在外修行,如今归来,似乎是为了追寻某种生命的意义或缘分。这里的“无任”二字,既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将时间推移至僧人返回故乡的情景。建业(今南京)的秋风、秦淮河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旅程的结束。

颈联“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回到故乡后所见的景象。老人们已白发苍苍,房屋被岁月深锁,周围是笼罩着一层轻烟的树林。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蕴含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尾联“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则是诗人对僧人归来后的思考。他提醒僧人,即使了悟佛法,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的真理追求上,更应关注眼前的世事兴衰,体现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乡经历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温婉。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寄衢僧惟简

南禅众所称,简老是真僧。

法器闻虽古,清风见未曾。

洪炉中点雪,大海里孤灯。

七十休官近,归欤我得朋。

(0)

甲寅中秋对月二首·其一

七宝成轮上海东,他圆争与此时同。

须知一夜清光别,为得三秋正色中。

唐曲听回云作驾,邺园游盛盖飞鸿。

古人只恨音尘阔,对赏樽樽愿一空。

(0)

甲寅灯夕会净明寺

元夕山楼撤旧层,荒年人必减欢朋。

聊趋净宇庄严地,一看通衢自在灯。

慰俗不专樽俎适,开愁宜有管弦能。

歌筵列把新诗代,环视应饶士女憎。

(0)

辛亥二月十五日

倏忽韶光一半过,寒威犹尚压暄和。

故摧春色欢终减,屡失花期日旋那。

病骨不禁风料峭,衰悰难遏醉吟哦。

凭栏更为芳菲惜,重取轻苫拥旧科。

(0)

删柏

翠柏枝繁郁未伸,我来删理务躬亲。

孤根得地虽经岁,逸势参天不在人。

先易工夫知取舍,后凋颜色长精神。

环材自入他年用,莫厌因时剪择频。

(0)

崔象之宰韩城

去年同举菊花觞,自揭清音入醉乡。

此日高秋来一别,几旬佳节负重阳。

风生古操安新治,雨彻疏茅锁旧堂。

民里更繁应自化,宰君心地本空王。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