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次山挽词·其一》
《安次山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都门惜别泪沾巾,回首孤城草木春。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

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

(0)
鉴赏

这首诗《安次山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悲壮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句“都门惜别泪沾巾”,描绘了在京城离别时的场景,离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襟,渲染出离别之痛。接着,“回首孤城草木春”一句,以景物反衬情感,虽然春天的草木生机勃勃,但主人公回望京城,心中却满是孤独与哀伤。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逝者比作贪婪的野兽,暗示其遭遇的不公或不幸,同时也暗含了对忠诚之人的赞美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公正的评价。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程婴为保赵氏孤儿而牺牲,其忠义之举永载史册;而扬雄虽生,但因新法而受到赞誉,同样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价值。

最后,“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两句,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的永恒价值,即使逝去,其名声与精神也将永存于后人心中,如同青史上的光辉印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逝者的缅怀与赞颂,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与正义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刘寄奴草词

榛中小草夏蔚荟,叶如牡艾花如毳。

少年防塞得命生,出镞肉中无粟起。

向来神奸见白昼,湿竹烟青闻杵臼。

英雄奋臂徵此时,唾落虚空散林薮。

汉家白蛇入本纪,况是天王旧支子。

岂知苗裔在民伍,蛇鬼犹呼帝小字。

(0)

香奁

宽损罗裙叠损眉,芳年心事有谁知。

朱门锁合春宵雨,独立空堂烛暗时。

(0)

春景.春草步步绿

何苦怀芳草,无情绿又新。

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

愁碧连分袂,飞红堕舞茵。

一筇当秀野,万里亦随人。

莽苍成芜楚,烟绵又入秦。

长安红紫陌,罗袜已生尘。

(0)

栀子花

小树深丛绚绿华,辟邪香冷玉无瑕。

薰风只是能奇绝,疑是经春大雪花。

(0)

芍药

春意垂垂尽,名花续续开。

谁知倾国色,元未著香埃。

曾向芜城见,还惊茗水来。

贪看诗律细,忘覆掌中杯。

(0)

书云后三日游致道观

九日同游柱史家,野英羞涩未成花。

重来又是书云后,刚德才抽四日芽。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