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
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谣。
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閤朝。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
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谣。
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閤朝。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所作,名为《蒙恩赐酒奉旨令醉进诗以谢》。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精美,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这两句描写的是作者在皇宫内的生活情景,明光殿之中,夜深人静,秋天的凉意似乎让作者感到有些孤独和忧郁。"多病"指的是身体上的不适,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压力。
“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谣。”这里的“蜡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宫廷内夜晚的灯光,而“丹凤诏”则是皇帝颁布的命令,充满着权威和庄严。"御题初认"表明作者对君主赐下的诗词或书法作品有所领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閤朝。”这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的生活体验。"今宵"指的是夜晚的时刻,"幸识"表达了一种荣幸之情,而"衢尊味"则是对宫廷美食的享受。而“明日”则转向未来,预示着第二天将会参与朝堂的活动。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最后两句诗流露出作者对君主恩赐酒宴的感激之情,以及在宴席上饮酒至醉以表达谢意。"不烦辛苦"意味着即使是繁重的工作也感到轻松,而“解金貂”则可能指的是脱下身上的官服或者贵重的饰物,以示放松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皇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在朝廷中的生活体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