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向山中看白云,画图披拂思氤氲。
仙家远在空青外,一榻何时许见分。
忆向山中看白云,画图披拂思氤氲。
仙家远在空青外,一榻何时许见分。
这首诗《青山白云图》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想象中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忆向山中看白云”,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山中观赏白云的情景,那是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好体验。次句“画图披拂思氤氲”,将这种回忆转化为眼前的画作,仿佛能触摸到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接着,“仙家远在空青外”一句,将画面的意境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暗示着山中不仅有白云,还有超凡脱俗的仙境存在,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遐想。最后,“一榻何时许见分”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身体验这种仙境的愿望,但又意识到这可能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东坡写竹不求工,格度自与书法通。
干如小篆叶如籀,石棱飞白真如邕。
典酣谭笑驱造化,墨花乱洒皆清风。
区区指点求彤似,俗夫有眼无神瞳。
忆昔南安寺中壁,曾辱先生洒香墨。
謟夫欲献侂冑家,翩然飞入钱塘碧。
钱塘山水更清妍,韩庄鸡犬无颜色。
此图今置德星堂,千载奇珍遇真识。
东海先生歌且谣,墨君阁下闻仙笛。
阳羡溪山淑气钟,何年产此双乔松。
百里深根蟠厚地,千寻黛色拂高穹。
星斗流光点上下,羲娥倒影述西东。
般倕投斧不敢聣,万牛之力将何庸。
明堂梁柱久觖望,但令万壑号清风。
一枝秀耸扶桑侧,沐浴雨露参飞龙。
乃有仙人张果老,自称神尧之侍中。
青眸阊阖走列缺,玉齿□笑驱靊霳。
高坐松阴发孤咏,抚弄造化如孩童。
翩翩驾鹤上谒蓬莱宫,回视此松兮与天地而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