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感怀·其二》
《秣陵感怀·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江风吹雨散阴寒,多少莺花不忍看。

地有三渠知太液,天留双阙作长安。

黄羊处处衔桃叶,白鹭朝朝傍竹竿。

欲住秦淮偏未得,高堂千里念游盘。

(0)
鉴赏

此诗《秣陵感怀(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秣陵(今南京)的景象与情感。首句“江风吹雨散阴寒”以风雨交加的景象开篇,暗示了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愁绪。接着,“多少莺花不忍看”一句,借对春景的不忍直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地有三渠知太液,天留双阙作长安”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秣陵的地势与历史地位与古代的京都长安相提并论,既赞美了秣陵的地理优势,也暗含了对秣陵昔日繁华的怀念。

“黄羊处处衔桃叶,白鹭朝朝傍竹竿”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黄羊在桃林间跳跃,白鹭在竹林边栖息,展现了秣陵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美丽。然而,这种和谐与美丽并未能完全抚平诗人的忧思。

最后,“欲住秦淮偏未得,高堂千里念游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留在秣陵,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丽,但又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难以安顿。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秣陵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湖边会饮

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

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

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

小舟待月同归去,横直沙头插短篙。

(0)

闲居述兴

老来真懒慢,林下复无营。

樵牧通名姓,禽鱼识性情。

卧闻黄叶落,坐看白云生。

更爱茅斋夜,泠泠风月清。

(0)

题支离叟

钱塘门里支离叟,短发萧疏色黧垢。

雪霜岁晚结轮囷,风雨年深增老丑。

挫箴糊繲总无能,欲与冥灵齐上寿。

天公怒此怪且懒,敕遣灵官下搜取。

勾娄吉利忽飞来,虎倒龙颠尽灰朽。

女萝飘腾白鹤去,琥珀迸裂青羊走。

繁阴已逐谢仙车,枯干徒存韦偃手。

迩来好事犹痛惜,叹息形模无复有。

宁知百年皆梦幻,静看万变互纷糅。

荣枯相寻无已时,成坏有数原非偶。

南山谁信梓化特,昆仑俄惊柳生肘。

朝菌何曾阅晦朔,棫朴那知避薪槱。

全躯孰似栎社树,絜之百围今在否?

人生根蒂不可牢,况为草木计近久。

野客空叹倚江楠,老奴谩泣琅琊柳。

寒烟落日西湖边,衰草荒庐园数亩。

不见当时铁门限,春蚓秋蛇徒蚴蟉。

玄云飞尽墨池空,直寄亭前谁酹酒。

(0)

国马足

国马足,吉行五十辔如沃。

天马足,一日千里更神速。

国马天闲饱刍粟,太行盐车天马哭。

(0)

有泉在山一首

有泉在山,爰注为壑。膏火自煎,一室之烛。

蔚彼茂林,有檀有松,有梓有桐。

可以为车,可以为宫。有泉在山,爰注为渊。

膏火之烛,维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栎。

可以为薪,可以为杙。

(0)

漫成

老去知心更有谁,愁将短发对花枝。

花残更发新春叶,发白空垂满面丝。

纵酒放歌怜往日,倚阑听雁立多时。

若为化得抟风翮,汗漫东西信所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