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九星岩》
《题九星岩》全文
明 / 汪一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石洞天开巧化工,百年埋没伴蒿蓬。

冠裳小赏云山外,狐豕魂销草莽中。

佛影悬岩留藓迹,仙房幽壑自玲珑。

谭经暇日频登眺,乐意相关兴不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星岩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洋溢着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九星岩的奇景与深邃的历史底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首联“石洞天开巧化工,百年埋没伴蒿蓬”,开篇即以石洞的自然景观为引,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暗示了九星岩历经岁月沧桑,虽被遗忘于荒野之中,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洞视为自然界的巧匠,赋予其生命感,同时通过“百年埋没”与“伴蒿蓬”的对比,凸显出九星岩的孤独与坚韧。

颔联“冠裳小赏云山外,狐豕魂销草莽中”,进一步描绘了九星岩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神秘。通过“冠裳小赏”这一细节,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追求,而“狐豕魂销”则从侧面烘托出九星岩的自然之美,连动物都为之动容,表达了自然景观对人心灵的深深触动。

颈联“佛影悬岩留藓迹,仙房幽壑自玲珑”,将九星岩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结合,佛影与藓迹的描绘,既体现了九星岩的古老与神秘,也暗示了其作为宗教圣地的历史地位。而“仙房幽壑自玲珑”则进一步强调了九星岩的自然奇观与清幽氛围,仿佛是仙境一般的存在。

尾联“谭经暇日频登眺,乐意相关兴不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九星岩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在闲暇之时多次登临眺望,乐此不疲,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九星岩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星岩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汪一丰
朝代:明

汪一丰,字注之,号芑泉。广东保昌(今广东始兴)人。明世宗嘉靖间曾任程乡县教谕。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贡生。七年任翁源县训导,十四年任罗定州东安县教谕。官至广西柳州教授,尝署象州及武定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四有传。
猜你喜欢

宝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成上进九日

格天盛德素躬全,肸蚃交通心即天。
供币用将祈永命,奉粢端为告丰年。
宽条日布民安业,捷帜星驰将护边。
虎拜紫宸称贺处,祥光萦绕御炉烟。

(0)

明堂大礼庆成诗

圣心翼翼对苍穹,蒇事明禋协肃雍。
玉辂晓升香雾滃,紫坛夜款瑞烟浓。
风声应律谐箫管,月色澄空映璧琮。
丹凤楼前施恩溥,欢呼三祝效尧封。

(0)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鞭摇五马踏沙隄,秋晚除书下紫泥。
藓壁篆碑猿捧砚,松关吟句鹤分题。
裴休故宅今为寺,谢朓闲官昔仕齐。
太守宴归宾客从,数声山鸟日西。

(0)

团练统制程公全哀挽

举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一捧埋宝剑,三锡负彤弓。
谁念辕门士,哀歌彻昊穹。

(0)

读书岩

穿云裂石下层巅,来作人间小洞天。
双干翠浓几欲滴,两峰玉立巧当前。
环观邑崖鸟讹尾,倚挹江涛雪满川。
城市谁知有清赏,请看山色旧题镌。

(0)

四穿楼

南北东西四望开,熙熙人似上春台。
时平不用筹边策,閒看双江抱郭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