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池多在魏公时。盛极自然稀。天遣可翁回。
要扶起、台倾榭欹。
圭塘如此,藕花无数,一笑领翁诗。帝里不须期。
怕韡似、三司面皮。
园池多在魏公时。盛极自然稀。天遣可翁回。
要扶起、台倾榭欹。
圭塘如此,藕花无数,一笑领翁诗。帝里不须期。
怕韡似、三司面皮。
这首元代马熙的《太常引·补和可翁四首》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园林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园池多在魏公时”暗示了昔日园林的繁华,而“盛极自然稀”则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接下来,“天遣可翁回”引入了可翁这一人物,可能是一位老者,他的回归似乎带有某种使命,即“要扶起、台倾榭欹”,意指他要修复破损的亭台水榭。
“圭塘如此,藕花无数”描绘了池塘荷花盛开的美景,这是诗人与可翁共享的乐趣,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一笑领翁诗”则体现了诗人与可翁的愉快交流,通过诗歌共享情感。最后两句“帝里不须期。怕韡似、三司面皮”则转为对官场的微妙讽刺,意思是不必期待在帝都中得到什么,因为那里的人可能像“三司面皮”一样冷酷无情,流露出对官场虚伪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园林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友情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同时借题发挥,对官场进行了微妙的批评。
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
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藁如琼瑰。
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
河倾昆崙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
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
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
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
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剪裁。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
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
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
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
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
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
文章自古世不乏,间出安知无后来。
《和刘原父澄心纸》【宋·欧阳修】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藁如琼瑰。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崙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剪裁。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文章自古世不乏,间出安知无后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KcCM3fN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