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诗,他以陶渊明的风格,劝勉农耕生活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描述砍伐树木制作器皿,纺织麻丝制作衣物,以及准备药物防病这些日常生活细节,强调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对于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药饵具前,病安得至"表达了健康的生活依赖于基本的物质供应,而"坐而告穷,相视徒愧"则揭示了无粮无衣的困境会让人感到羞愧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尊重和对农业劳动的肯定。
沙堤香软。
正宿雨初收,落梅飘满。
可奈东风,暗逐马蹄轻卷。
湖波又还涨绿,粉墙阴、日融烟暖。
蓦地刺桐枝上,有一声春唤。
任酒帘、飞劝画楼晚。
便指数烧灯,时节非远。
陌上叫声,好是卖花行院。
玉梅对妆雪柳,闹蛾儿、象生娇颤。
归去争先戴取,倚宝钗双燕。
听得提壶沽美酒。
人道杏花深处有。
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
麝煤销永昼。
青烟飞上庭前柳。
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
团团宝月纤手。
暂借歌喉招舞袖。
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
投分须白首。
黄金散与亲和旧。
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
池塘生春草。
数尽归鸿人未到。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
庭际香红倦扫。
乾鹊休来枝上噪。
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
眉间翠攒,鬓边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