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道士妙声堂》
《石道士妙声堂》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泉溜古今同,临流万虑空。

采芝归绝嶂,添竹映疏丛。

影漾高秋月,声宜深夜风。

真清长在耳,何用抚孤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泉水流淌的自然景象与石道士妙声堂的静谧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首句“泉溜古今同”,以“泉溜”开篇,点明主题,泉水自古至今,恒久不息,寓意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不变。接着“临流万虑空”,诗人站在流水边,心中杂念尽消,展现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采芝归绝嶂,添竹映疏丛”两句,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采芝象征着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归隐绝嶂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向往。而“添竹映疏丛”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竹影婆娑,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影漾高秋月,声宜深夜风”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下泉水的倒影如同波光粼粼,与高悬的明月相映成趣;深夜的风中传来泉水潺潺之声,仿佛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和谐共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最后,“真清长在耳,何用抚孤桐”两句,诗人感慨于泉水之音的纯净与美好,认为无需借助外物(如抚琴)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愉悦,泉水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天籁之音,能够洗涤心灵,带来持久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状态的渴望。通过泉水这一自然元素,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和谐与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洛中三首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0)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0)

河上二首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
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0)

重阳四首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0)

诗品二十四则·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0)

寄赠诗僧秀公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础公吟。
近来雅道相亲少,惟仰吾师所得深。
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
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