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西樵留别李太史》
《出西樵留别李太史》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霜天仙梵夜沉沉,一笑相辞古洞阴。

收拾烟霞归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

松间野鹤窥行迹,竹里清溪伴醉吟。

君自还山我自去,白云出入本无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超脱的意境。首句“霜天仙梵夜沉沉”以霜天夜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仙梵之音在夜空中回荡,引人入胜。次句“一笑相辞古洞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情景,一个“笑”字,不仅表现了离别时的轻松与洒脱,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的两句“收拾烟霞归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通过“烟霞”、“竹簏”、“明月”、“花林”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将自然界的美好元素收集起来,仿佛是将大自然的精华带回家中,同时也邀请明月从花林中走出,与他一同欣赏这美好的夜晚,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松间野鹤窥行迹,竹里清溪伴醉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松树间,野鹤悄悄窥视着诗人的足迹,似乎在与他进行无声的交流;竹林深处,清溪潺潺,仿佛在陪伴诗人吟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最后,“君自还山我自去,白云出入本无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无论是友人还是诗人自己,都将回归山林,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不为尘世所拘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二月廿八华州道上见杨花志感

今年二月晦,杨花迎马蹄。

去年四月朔,始见杨花飞。

胡为早一月,似送行人归。

秦人不可友,秦地不可栖。

斗米钱半千,烧柴如烧扆。

尺鲤臭始售,薄酒浊不酾。

馍馍叫满街,五味独重醯。

一语辄攘臂,鬼蜮工面欺。

北悍而南诈,秦俗两兼之。

二麦稍不收,鸣镝门外驰。

杀人眼不瞬,攘夺至衫衣。

今者旱最甚,麦槁亩如炊。

灵旗走巫觋,原野春惨悽。

况我客二载,看囊惟有诗。

贫贱减意气,见人便头低。

去去恐不速,杨花何依依。

愿假春风力,吹汝过隋堤。

(0)

豆腐诗次韵二首·其二

漫嫌留客少盘飧,春韭秋葵共讨论。

摊入筠篮霜满地,切飞昆刃月无痕。

高堂饮啜嗤三釜,身世乾坤剩一尊。

饱食不知寒夜冷,独扛健笔酒初温。

(0)

初夏江乡即事

煮茗宜新汲,栽瓜合旧畦。

屋围深涨绿,门向小桥低。

饶得三农趣,聊将万物齐。

桔槔声寂寞,细雨鹁鸠啼。

(0)

杂兴四首·其三

铺堂富贵果非誇,倾国倾城赛丽华。

来客莫教容易看,经年雨露一时花。

(0)

偶题二首·其一

荆王梦后带微曛,莫遣閒愁便化云。

花圃春阳羞照影,莲塘秋水易成纹。

百年蛮触原同命,一代风骚合让君。

自有相思无寄处,可怜憔悴沈休文。

(0)

题画

满湖风紧塔铃哀,两岸芦花雪作堆。

万叠青山千叠浪,一帆飞渡过江来。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