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
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
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
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
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
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复得维衍书(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维衍久别重逢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连宵频见梦,呼我病瞿昙”以梦境开篇,暗示了诗人与维衍虽久未相见,但心灵深处的思念却从未间断,仿佛在梦中呼唤着彼此的名字,如同病中的瞿昙(佛教僧侣),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生计关商确,诗歌失苦甘”,转而探讨了生活的实际问题与创作的内心体验。这里“生计关商确”可能指两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境,而“诗歌失苦甘”则反映了在艰难生活中,艺术创作往往失去了原有的甜美与苦涩,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去魂迷海树,思泪满江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与友人重逢,但又因现实的阻隔而感到迷茫与失落,泪水在心中流淌,如同满溢于江潭,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深与离愁之重。
最后,“相望年如绮,离伤果不堪”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尽管时光如织锦般美好,但相隔两地的痛苦与离愁却是难以承受的。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分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长絙横空谁敢向,瞥然见尔腾身上。
风霜不动鸿雁飞,树木无声?猱往。
笑随箫鼓行来前,且前且却坐复眠。
脱胎未换人间骨,献技自比云中仙。
东筦先生最能赋,前褒后戒多警语。
世情习巧方成癖,针石砭人良可取。
我因停杯呼群儿,人生须悟生杀机。
万事只宜平实做,平实应无颠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