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曾翠屏》
《寄曾翠屏》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亦何曾忘此翁,颊红留待醉春风。

剩吟诗在何妨老,只欠官称未是穷。

五夜月痕云一角,十年风物鬓双蓬。

□□□□□□□,倘有江船吾亦东。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天亦何曾忘此翁,颊红留待醉春风。”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情感,仿佛天空也未曾忘记这位老者,特意让他的脸颊在春风中泛起红晕,享受着醉人的春光。这里不仅展现了老者的悠闲自在,也体现了诗人对老者生活状态的赞美。

颔联“剩吟诗在何妨老,只欠官称未是穷。”表达了老者虽已年迈,但仍有余力吟诗作赋,这不仅是精神上的富足,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只欠官称未是穷”一句,巧妙地将物质的贫富与精神的富有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盈远胜于物质的匮乏。

颈联“五夜月痕云一角,十年风物鬓双蓬。”通过时间的流逝,描绘了岁月在老者身上的痕迹。月痕、云角、风物、鬓发,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月痕记录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云角则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而鬓发的双蓬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

尾联“倘有江船吾亦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憧憬。如果有机会乘上江船,他愿意向东航行,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一句既是对老者生活态度的呼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展现了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山行与伯弓同赋野庙

芳草没荒基,终年掩画扉。
酒台乾旧滴,香殿入斜晖。
神树枝枝曲,山魈个个归。
春来歌鼓动,野老荐春薇。

(0)

送王以通之官金陵

伯符兄弟最英雄,千载青山绕故宫。
宋祖只知曹马事,齐高还与獍枭同。
暮箫尚带兰陵怨,春水多愁旧壘未。

(0)

雪中送僧还竹阁

白松生阁云生晚,城市一归夜雪平。
灯在北高峰顶上,塔如千尽玉长檠。
湖练平铺肃夜涛,柳翻生母白旌旄。
舞残鹭翿归何处,天上飞花散碧桃。

(0)

龙山野

闻说西潘桑枯少,旧来多川紫樱桃。
龙山春晚聊舒望,雪白梨花一丈高。

(0)

天竺秋日

行绕方池日又斜,青云小注湿秋霞。
阑干几度浑敲遍,为引游鱼出浪花。

(0)

次韵伯弓值雨见留

涧谷饶春十,烹茶近石池。
竹鸡鸣野堑,山雉出荒篱。
草长藏初笋,花空只旧枝。
旅怀吟不尽,刻竹记幽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