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先王先后的尊崇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国家社稷的忠诚与责任感。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这里的“狄”指的是边疆地区,狄人即是居住在我国古代北方边境的一种族群。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平定边疆之乱,保障中原(诸夏)安宁,而先王社稷则象征着国家的根本和人民的福祉。作为臣子,诗人自视为守护这些根本的忠诚者。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这两句表达了对祖先崇拜与祭祀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传统行为应该持续数百年而不仅限于眼前能够救助的千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视。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定策”意指决心,而“天知我”则表明诗人的行为和决心是被上天所了解的。同时,“忘家帝念亲”则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和皇室的利益而忘记个人家庭的牺牲之情。

最后两句“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这里诗人在思考如何才能回报天地与百姓的恩惠,而自己的身体健康(得疾)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即使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尽力而为之。

整首诗通过对先王社稷的崇拜,以及个人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与个人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八首·其四十九

日照昼,月照夜。天清而高,地厚而下。

不我处者大功,不可逃者至化。

举起镇州罗卜,酬却庐陵米价。

阿噜勒继萨婆诃,佳作人可知礼也。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八

丙丁童子来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狤獠舌头会者难,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没功过。知你被底穿,曾与同床卧。

廉纤脱尽旧时疑,杯影蛇弦留再坐。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七十四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

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

用时万象不盈馀,休处一真无空缺。

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0)

颂古一百则·其三十六

日面月面,星流电卷。

镜对像而无私,珠在盘而自转。

君不见钳锤前百鍊之金,刀尺下一机之绢。

(0)

颂古一百则·其五十四

一窍虚通,八面玲珑。

无象无私春入律,不留不碍月行空。

清净宝目功德臂,遍身何似通身是。

现前手眼显全机,大用纵横何讳忌。

(0)

灵上人丐盐求颂

熬炼渠经几度难,炎炎炉鞴里头看。

可中皓色从来莹,直下沧溟吸得乾。

力展家风排淡薄,妙将滋味破辛酸。

道人意满期归也,雪拥茅檐不觉寒。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