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场宴席上友人的相逢与交流,充满了对知识、书籍以及宝剑的向往。
首句“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以及他们之间亲切无间的关系。这里的“洞庭滨”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一带,象征着远方。
接着,“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诗人表达了在宴席上虽然尚未举杯畅饮,但已经对未来之约充满期待;同时对于书籍的渴望则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的,仿佛自己应在前世就该与这些书相遇。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这里诗人提到了一种神话中的景象——“太乙青藜”,传说是仙草,用以比喻珍贵的知识或物品。而“丰城宝剑”则是一种美谈中的武器,代表着高洁无暇的追求。
最后,“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诗人似乎是在对朋友说,即便这些珍奇事物就在眼前,也不应错过询问和了解的机会,仿佛朋友对于这些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要再次确认。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友谊以及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时间不可挽回性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到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学问和精神追求的高洁标准。
荒夷遗旧垒,砥柱障神都。
天堑凌江汉,崇墉控越吴。
水光浮日出,波影撼城趋。
雉堞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鲲豗薄暮岸,鹿聚碧沙舻。
湖色晴看雨,潮声夜听枹。
海天金锁钥,云物旧闉阇。
众志成城固,声灵溢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