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
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
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
朅来临古亭,石铫行相随。
呼童试春芽,活火烹新奇。
一咽利喉吻,再啜心神怡。
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
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
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
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
一笑付自然,贪廉吾不知。
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
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
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
朅来临古亭,石铫行相随。
呼童试春芽,活火烹新奇。
一咽利喉吻,再啜心神怡。
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
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
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
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
一笑付自然,贪廉吾不知。
这首诗名为《廉泉》,是宋代诗人黄大受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古寺清泉的画面,以"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起笔,展现出古朴而宁静的环境。诗人通过"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寓言般地描述了泉水的源头和力量,暗示其清澈透明,能洗涤心灵。
接着,诗人将廉泉比喻为"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赞美其纯净如玉,明亮似金,表达了对廉洁美德的崇尚。在品茗的场景中,诗人享受着泉水泡制的新茶,感受其带来的清新与愉悦,"一咽利喉吻,再啜心神怡",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
最后,诗人借"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表达出心境的清明,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无需追求道家的玄妙,"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他认为,真正的廉洁无需刻意标榜,"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一切顺其自然,超脱于世俗的是非判断。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深刻的道德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廉洁美德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