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
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
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
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的《题李氏敬聚堂(其三)》中的一句。诗人强调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中,欣赏万物的美好,以及内心充满怜悯和同情,这便是仁爱的表现。他以"艺翁"自比,表示不需责怪自己过于淳朴质实,因为忍耐和仁慈的品质源自于古老的经书教诲。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倡导内心的平和与仁爱。
汝年才弱冠,怎挨得、如此冷生涯。
想潘岳善愁,霜侵旅鬓,谢安高卧,月照庭罳。
问今日、几人怜白雪,谁个重乌衣。
合浦明珠,终能遇主,荆山美璞,定必逢时。
从来英豪也,多穷困此际,再自沉思。
待看名题雁塔,志遂鹏飞。
笑纷纭世态,真同幻影,寂寥词客,喜独扬眉。
且守青毡旧业,莫负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