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瑶台月下仙,徐熙落墨若为传。
输他巧思红裳女,写出幽姿意宛然。
真是瑶台月下仙,徐熙落墨若为传。
输他巧思红裳女,写出幽姿意宛然。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诗人运用了“瑶台月下仙”的比喻,将梅花比作仙境中的仙子,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脱俗。接着,“徐熙落墨若为传”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宋代画家徐熙的画风,暗示梅花的画作难以传达其神韵,引出下文对梅花之美的赞叹。
“输他巧思红裳女,写出幽姿意宛然”则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形态与气质。这里的“红裳女”并非实指,而是借喻,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的幽雅与自然之美,即使是最巧思的画师也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梅花的全部韵味。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画里行窝,吟边活计,秋堂余地盈笏。
蓬山梦远,剩坠红、空老江笔。门外无深辙。
萧疏意、井梧自洁。
祗漫与、凉灯选句,瘦笛偷声,嘉辰且课风月。
灵均怨,元亮节。任菊晚兰凋,想中怀葛。
余溪带水,正望极、蒹葭如雪。名辈从销歇。
悲歌事、酒肠尚热。
鸥外一翁,酬韵松陵,辑苕玉兮双玦。
今日新雨霁,山光净如沐。
晚香浮水花,秋声在庭竹。
高堂张绮席,谈笑皆雍穆。
兴酣杂觥筹,诗成粲珠玉。
清时多遗才,白驹在空谷。
今者不为乐,逝者良不复。
呜呜咽洞箫,袅袅度清曲。
更待月明生,金尊照醽醁。
花柳千家郭外村,老夫官屋近荒园。
晴林渺渺浮云气,细草油油叠浪痕。
川上画船争载酒,烟中长笛自销魂。
暮年况复追游倦,落日泥墙独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