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恶官职,未过御史台。
好眉福张眼,何须弄师子。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
脱却面头皮,还共人相似。
天下恶官职,未过御史台。
好眉福张眼,何须弄师子。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
脱却面头皮,还共人相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对官场恶行的批判与对公正的渴望。诗中以“恶官职”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接着,“未过御史台”,暗示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本应是维护公正的象征,但诗人却用“好眉福张眼,何须弄师子”来讽刺御史们自身也可能成为贪腐的一部分,形象地描绘出他们表面正直而内心贪婪的形象。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场风气的批判,指出那些看似威严的官员实际上令人畏惧,而自己却因无法忍受这种环境而感到困苦,甚至想要寻死。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犀利揭露。
最后,“脱却面头皮,还共人相似”,以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态度,表达了对官场虚伪面具的讽刺,指出即便脱去这些外在的伪装,人们本质上还是相似的,暗含着对人性本质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唐代官场的种种弊端,以及对公正与道德的渴望,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讽刺艺术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