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颂酒夸两豪,使我读之如饮醪。
诗情不逐春光老,春在毫端尤婉好。
颇闻下堂小不佳,未欲颂公长者车。
不道芳菲成一梦,满城寒食藉梨花。
便把千峰名拟岘,同拨新醅酬阙典。
先生颂酒夸两豪,使我读之如饮醪。
诗情不逐春光老,春在毫端尤婉好。
颇闻下堂小不佳,未欲颂公长者车。
不道芳菲成一梦,满城寒食藉梨花。
便把千峰名拟岘,同拨新醅酬阙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对吴元衡作品的和作,以饮酒赏诗为引,表达了对吴元衡诗歌艺术的赞赏。首句“先生颂酒夸两豪”描绘了吴元衡以美酒赞美诗人的豪迈情景,诗人读其诗如同品尝醇酒,感受到浓厚的艺术魅力。接着,“诗情不逐春光老”赞扬了吴元衡的诗才横溢,即使春光易逝,诗情依然盎然。
“春在毫端尤婉好”进一步强调了吴元衡诗歌的优美与细腻,仿佛春天的气息都凝聚在笔端。诗人提到吴元衡的其他作品可能稍逊一筹,但并不影响他对吴元衡整体才华的认可。“颇闻下堂小不佳”暗示了对吴元衡某些作品的微妙评价,认为虽然个别篇章稍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总体地位。
“不道芳菲成一梦,满城寒食藉梨花”借景抒情,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春光如同梦境般短暂,而吴元衡的诗歌却如梨花盛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后两句,“便把千峰名拟岘,同拨新醅酬阙典”则以壮丽的山峰比喻吴元衡的诗才,表示要用新酿的美酒来赞美他的诗篇,以此表达敬意。
总的来说,胡寅的这首和诗通过对吴元衡诗歌的赞美,展现了对前辈文人墨客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诗崇尚才情、注重意境的特点。
石泉清浸槛,终日远嚣纷。
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
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
向此长栖止,何人得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