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
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
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
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
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
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
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之战的激烈场面,通过对旌旗、长笛、嘶风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战争的悲壮与荒凉。开篇“旌旗闪闪摇天末”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边疆的辽阔与战事的紧张气氛。接下来的“长笛横吹虏尘阔”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宏大场景,长笛声中透露出的是边塞军队迎敌的豪迈情怀。
诗人通过“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英勇将领的形象。这里的“跨下嘶风”表明战马在沙尘中奔驰,而将领“腰间切玉青蛇活”的细节,则展示了他的英武与威严。
战争的激烈程度由“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两句得以体现。战鼓声、金属撞击的声音以及牛尾旗在风中飘扬,都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惨烈与残酷。
最后,“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则是对战争后果的描绘。战败者的尸体被埋葬于荒凉之地,秋虫鸣叫在空旷中显得格外凄清,而湿润的云气与荒废的野草,更添了一份萧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写,以及对战后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战争带来的毁灭。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宝贵、战争悲剧的深沉感慨。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
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想见瑶池仙韵。
对蟠桃、朱颜相映。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
庆馀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好是棠阴清永。
且游戏、壶中光景。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