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下山寻古寺,半岩明月且盘桓。
人声渐远滩声近,上界全空下界宽。
石榻无尘留客住,蒲团有脚寄人难。
长江此去无多路,应许重来共岁寒。
大笑下山寻古寺,半岩明月且盘桓。
人声渐远滩声近,上界全空下界宽。
石榻无尘留客住,蒲团有脚寄人难。
长江此去无多路,应许重来共岁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寒梅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宁静而幽深的环境。首句“大笑下山寻古寺”,以“大笑”二字开篇,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古寺探索的喜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轻松与自由。接着,“半岩明月且盘桓”,诗人停下脚步,在半山腰的明月之下流连忘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人声渐远滩声近,上界全空下界宽”,随着人声逐渐消失,水声却越来越清晰,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远离尘嚣,是心灵得以净化的净土。同时,上界(指天空或精神层面)的“全空”与下界(指人间或物质世界)的“宽广”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物质世界的深刻思考。
“石榻无尘留客住,蒲团有脚寄人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清静的氛围,石榻和蒲团都是僧侣修行的场所,无尘与有脚分别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行动的自由,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作为心灵寄托之所的独特魅力。
最后,“长江此去无多路,应许重来共岁寒”,诗人展望未来,表示即使离开寺庙,心中仍怀有对再次回到这里的期待,与寒梅一同度过岁月的严寒,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那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将始终如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万里悲笳起。最伤心、河梁一别,故人天外。
易水长歌歌当哭,两字平安季子。
竟生入、玉门关矣。
旷世风流然诺重,有五陵、侠少能轻利。
君倘在,执鞭弭。高才自古逢多忌。
叹人间、蛾眉谣诼,供他群吠。
马上文姬悲远嫁,门户彫零若此。
算尚有、曹瞒知己。
朋友生死恩骨肉,论交情、岂独称文字。
酹酒问,竟谁是。
珠帘梦醒,闲院宇、雾丝烟缬。
浮浪惜春残,痴魂摇漾,柳花如雪。
纵遍寻、巷陌蘼芜,钿车路满,也成愁结。
念绣裙、曾送回廊,半醉怨轻别。
叹彩笔、知音今世绝。只俊眼、能怜英杰。
破袖郎当纨绮内,怎这般情热。
自别后、锦翼难凭,当时真悔,离杯漫啜。
更甚日,细把断肠心事说。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一剑竟孤游。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