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通远郭,三径有遗踪。
醉日花容媚,随风竹影重。
清歌回独鸟,香袖趁馀蜂。
舞罢酣春阁,悠然对喜峰。
名园通远郭,三径有遗踪。
醉日花容媚,随风竹影重。
清歌回独鸟,香袖趁馀蜂。
舞罢酣春阁,悠然对喜峰。
这首诗描绘了郑廷鹄与友人在姚蛟峰大尹园林中游宴的情景,展现了园林之美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联“名园通远郭,三径有遗踪”,开篇即点出园林之名,位于城郭之外,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过往的痕迹。这里运用了“远郭”、“三径”等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醉日花容媚,随风竹影重”,进一步描绘了园林内的景象。阳光下,花朵娇艳欲滴,显得格外妩媚;微风吹过,竹影摇曳,仿佛加重了这份静谧与幽深。这两句通过“醉日”、“媚”、“随风”、“重”等词,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颈联“清歌回独鸟,香袖趁馀蜂”,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清脆的歌声引来独鸟的回应,似乎在与人共享这份欢愉;女子的香袖追逐着余下的蜜蜂,既体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活泼,也暗示了园林中花香四溢的环境。这两句通过“清歌”、“独鸟”、“香袖”、“馀蜂”等意象,巧妙地将听觉、视觉和嗅觉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
尾联“舞罢酣春阁,悠然对喜峰”,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画面。宾客们在春阁中尽情舞蹈,直至酒足饭饱,然后静静地面对远处的喜峰山,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满足。这一联通过“舞罢”、“酣春阁”、“悠然”、“喜峰”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也表达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游宴园林时的悠闲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西风初劝新凉味,人情故乡先好。
俊赏山泉,清斋露蔌,差拟吴莼同调。花间梦晓。
尚依约平生,旧时啼鸟。
笑语相携,共承平世两年少。
春华容易过眼,畅秋随分赏,心素才表。
暮雨留尊,重阳趁菊,须觅宜霜林沼。江流未了。
更休说关河,去来残照。但有垆边,岁寒堪共保。
紫箫远。又凤翼飞軿,天风吹转。
洗梦尘清泚,银河水深浅。
人间百感冬温夜,教作良辰看。
渐黄昏、隔水初灯,岁华深院。
妆薄泪痕泫,有印粉窗纱,凝香罗荐。
莫倚高寒,仙帔绀霞卷。
熨怀暗堕金炉烬,漫借笙歌暖。
正销凝、那更檐花怨断。
河桥送人处,都已辞枝。傍岸却自依依。
秾花艳蕊曾随侍,如今不是将离。
重来更知何日,待春风转后,柳便生稊。
暂时去也,便天涯、恁用凄其。
逶迤平沙回望,馀尘渐堆积,疑是成蹊。
可否回思前度,深深荫暍,草绿还迷。
新霜一拂,怎匆匆、便改芳姿。
但徘徊衰草,延缘古道,惆怅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