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盐卓立群峰外,真武山头平视之。
试上白盐峰顶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白盐卓立群峰外,真武山头平视之。
试上白盐峰顶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宋代十四日登临真武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白盐卓立群峰外”,以“白盐”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出真武山独立于众多山峰之外的雄伟景象,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的自然风貌。接着,“真武山头平视之”,则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强调了诗人站在真武山顶的高处,能够俯瞰四周景色的优越位置。
后两句“试上白盐峰顶望,未知真武孰高卑”,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邀请读者想象自己登上白盐峰顶,从这个更高的角度去观察,试图分辨哪座山更高,哪座山更低。这种设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相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引人深思。
罗公萧散烟霞客,年馀五十头初白。
田多种秫客满堂,公也千顷陂汪汪。
生绡落笔飞云雾,秀句掷地声琳琅。
我本江湖澹荡者,青袍问旧来莲社。
下我堂中榻月馀,徜徉水石忘朝夜。
腊梅照眼应悬弧,酒朋棋伴相招呼。
百年鼎鼎但行乐,胡为局蹐如辕驹。
公今抱瓮同汉叟,坐使闾阎风俗厚。
况多玉树映庭阶,为公歌劝千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