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专门学,犹存盖世功。
时危明出处,道在任穷通。
节士无元振,诸郎有阿戎。
九山云气冷,何处葬仙翁。
不废专门学,犹存盖世功。
时危明出处,道在任穷通。
节士无元振,诸郎有阿戎。
九山云气冷,何处葬仙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挽溪南处士(其二)》。全诗以哀悼逝者、赞美其德行和才华为主题,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不废专门学,犹存盖世功”,赞扬逝者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卓越成就,即使已逝,其功绩依然卓然于世。接着,“时危明出处”一句,指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逝者的行为和选择更加凸显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道在任穷通”则进一步强调了逝者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追求。
“节士无元振,诸郎有阿戎”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肯定了逝者如元振般的节操和勇气,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逝者家庭中其他成员可能未能完全继承其精神风范,引人深思。最后,“九山云气冷,何处葬仙翁”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灵魂归宿的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可。
精识高标不世才,泉台一掩怅难回。
词源断是诗书力,句法端从践履来。
西掖北门聊尔耳,春风秋月亦悠哉。
问君身后遗何物,只有窗间水一杯。
落落穷阎静,萧萧晚岁昏。
臣饥徒索米,童小未应门。
清世为尘诮,私家出沐恩。
斗回非挹酒,天远讵兼盆。
腐烂翔鹓鼠,青黄断木樽。
容容谁觊福,栩栩自交魂。
衰柳空烟穗,寒苔叠雨痕。
鸣蛙沈故沼,噪雀恋空园。
有客嘲黔突,无人赏负暄。
终期六百石,初服卧丘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