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无食不堪听,冷彻牛衣卧不成。
夜半忍闻淹女计,祝他来世富家生。
荒年无食不堪听,冷彻牛衣卧不成。
夜半忍闻淹女计,祝他来世富家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年时期的社会现实,诗人以深切的同情心表达对贫困人民生活的艰辛。"荒年无食不堪听",直接揭示了饥荒带来的苦难,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这样的景象令人痛心。"冷彻牛衣卧不成",进一步描绘了困苦之人连睡觉都难以保暖的凄凉情景。
"夜半忍闻淹女计",诗人深夜里听到女子为了生存而被迫出嫁的悲惨计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奈。"祝他来世富家生",虽然只是美好的愿望,却反映出诗人对当下不公现实的控诉,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未来能有改变,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社会的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古人在畎亩,尚不忘乎君。
为官不尽职,何以为人臣。
吾观四海内,茫然浩无垠。
兵甲尚未息,伤哉此良民。
省台与州县,冠盖多如云。
真知小民苦,落落今几人。
先生业儒术,其才尤出群。
皇朝有此老,合置要路津。
白发已满鬓,青衫不挂身。
郁郁淹下僚,壮志何由伸。
天寒途路长,北风扬沙尘。
勖哉加餐饭,此外安足云。
官买田,买田忆从延祐年。
官出缗钱输里正,要买膏腴最上阡。
不问凶荒岁水旱,岁纳亩粮须石半。
农家无收里正偿,卖子卖妻俱足算。
每岁徵粮差好官,米价官收仍助钱。
不是军储与官俸,长宁寺内供斋筵。
寺僧食饱毳帽红,不知农耕水旱与荒凶。
里正陪粮家破荡,剥肤槌髓愁难穷。
普天之下皆王土,赋税输官作编户。
春秋祭祀宗庙中,长宁僧饭真何补。
官买田,台不谏,省不言,不知尧汤水旱日,曾课民粮几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