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好射虎,但射不操戈。
匹马掠广场,万兵助遮罗。
时平事非昔,此地桑麻多。
猛兽亦已尽,牛羊在田坡。
吴王好射虎,但射不操戈。
匹马掠广场,万兵助遮罗。
时平事非昔,此地桑麻多。
猛兽亦已尽,牛羊在田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开篇“吴王好射虎,但射不操戈”两句,通过对吴王喜好狩猎的描述,隐喻出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但射不操戈”则表现出一种并不真实用武之意,是一种仪式或者展示。接下来的“匹马掠广场,万兵助遮罗”进一步渲染了狩猎时的壮观景象。
然而,诗人在后两句“时平事非昔,此地桑麻多。猛兽亦已尽,牛羊在田坡”中,却转而描绘出一幅和平时期的田园风光。“时平”意味着时势安宁,而“此地桑麻多”则是农耕生活的常见景象,显示出土地的肥沃与生机。最后两句,“猛兽亦已尽,牛羊在田坡”更是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没有了狩猎时的猛兽,只剩下了和煦的农畜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