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嵩山绝顶》
《登嵩山绝顶》全文
清 / 潘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辞触热上嵩巅,欲遣双眸尽八埏。

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长安远隔浮云外,乡国微分匹练边。

清啸一声鸾鹤应,随风飘去落何天?

(0)
鉴赏

此诗《登嵩山绝顶》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描绘了诗人攀登嵩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不辞触热上嵩巅”,诗人不畏酷暑,毅然决然地攀登至嵩山之顶,展现了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次句“欲遣双眸尽八埏”,表达了诗人渴望以开阔的眼界,将广阔的天地尽收眼底,体现了其宏大的胸襟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接着,“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诗人通过对比嵩山的翠绿与黄河的蜿蜒,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暗示了地域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蕴含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长安远隔浮云外,乡国微分匹练边”,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长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乡国则如同细长的白练,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清啸一声鸾鹤应,随风飘去落何天?”诗人以清啸之声,仿佛与天上的鸾鹤相呼应,表达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境界的追求。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随着这声清啸,会飘向何方?这既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潘耒

潘耒
朝代:清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猜你喜欢

秋日同宋玉乡曲武英饮花石峰

海色当秋碧,潮声入午平。

一尊黄叶落,万里暮云生。

衰老思前事,豪华变世情。

溪山独不改,仍是旧逢迎。

(0)

己丑生日

行歌何处问幽栖,滏口孤亭郡堞西。

渐觉悲欢从俗懒,漫将怀抱向人低。

惊猿莫讶频移树,羸马犹能惜障泥。

烽火近连冬未雪,每逢喧乐倍凄凄。

(0)

题画·其五

三农盼望云肤寸,九野焦枯日色昏。

赖有襄阳真墨妙,应时霖雨遍郊原。

(0)

高士亭题壁·其一

汉祚既倾覆,先生祠并荒。

陆沉文献地,露坐水云傍。

委土形同弃,蒙苔骨更香。

黄鹂独相吊,时一过斜阳。

(0)

送邹坤初归山东

超然台上客,九月客燕台。

白玉何为者,黄金道可哀。

风尘沧海尽,烟树穆陵开。

为约今归去,明年还更来。

(0)

秋日晚步次胡宿二茂才韵

林色秋烟晚更苍,短藜扶我力犹强。

天从归鸟没边碧,叶向游人到处黄。

蓦地商飙吹面急,谁家羌笛倚楼长。

临皋步屟月初上,惊起双凫出野塘。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