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火烧山,毫发不相瞒。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腊月火烧山,毫发不相瞒。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七首(其十二)》,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诗中以“腊月火烧山”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严峻的境况,暗示了某种危机或考验。接下来的“毫发不相瞒”进一步强调了事情的公开和无法掩饰,即使佛手也无法遮掩,寓意着真相无法掩盖,公正不阿。
“佛手遮不得”运用了佛教中的象征,佛手通常代表智慧和慈悲,但在这里却无能为力,暗示世间之事并非仅凭智慧就能解决,有时人力难以改变。最后一句“人心似等闲”,则揭示出在这样的困境中,人心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应以平常心对待,不被外在困难所左右。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性的对比,表达了对公正无私和坦然面对生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