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
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
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
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
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
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
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
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
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
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
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
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
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五子诗》之五,题为“梁公实”。诗中描绘了梁公实的豪迈性格与卓然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礼法的超越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首句“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开篇即以豪放之气描绘梁公实的出生地与个性,南海之地赋予他不凡的气质与气魄。接着,“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则展现了他与北方士人的交往,以及在他们中的独特地位,暗示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认同。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一句,赞美梁公实名声的突然崛起,如同鸿雁振翅发出的响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影响力与成就。紧接着,“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表达了在污浊世风中,他渴望保持清白,独自前行的决心。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揭示了梁公实对传统礼法的不满与超越,他不愿被世俗的束缚所局限,追求更广阔的天地。随后,“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引用道家传说,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则展现了梁公实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希望摆脱尘世束缚,归隐山林的心愿。“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描绘了他站在高处,俯瞰世间万物,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的景象。
最后,“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反映了梁公实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则以疑问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梁公实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飞楼跨危堞,云雾晓披披。
形胜供临眺,公馀来燕宜。
江横睥睨阔,山入绮疏奇。
风月本无价,君侯况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