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纲宗事最奇,卷舒生杀切须知。
临机便有威雄势,宾主相呈纵夺时。
不若食龙金翅鸟,当锋一撮更难支。
现成公案睦州断,四门有路赵州机。
仰山插锹犹因地,云门关捩几人知?
镜清失利多风措,高亭送客看临歧。
本分家风依时节,夹山典座得便宜。
唯有龙潭吹灭烛,德山谛实更无疑。
不是等閒虚妄说,呵佛骂祖天下知。
自古纲宗难隐迹,如今著眼直须窥。
秖道寻常记得彻,洎乎把住眼如□。
敌磕便须大哮吼,莫作野犴狐兔儿。
斯吒落水休吐气,密嘌智深谁瞻伊。
提纲尽有同风事,好看云门顾鉴咦。
从上纲宗事最奇,卷舒生杀切须知。
临机便有威雄势,宾主相呈纵夺时。
不若食龙金翅鸟,当锋一撮更难支。
现成公案睦州断,四门有路赵州机。
仰山插锹犹因地,云门关捩几人知?
镜清失利多风措,高亭送客看临歧。
本分家风依时节,夹山典座得便宜。
唯有龙潭吹灭烛,德山谛实更无疑。
不是等閒虚妄说,呵佛骂祖天下知。
自古纲宗难隐迹,如今著眼直须窥。
秖道寻常记得彻,洎乎把住眼如□。
敌磕便须大哮吼,莫作野犴狐兔儿。
斯吒落水休吐气,密嘌智深谁瞻伊。
提纲尽有同风事,好看云门顾鉴咦。
这首《宗风颂》是唐代禅师法觐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精髓与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场景,展现了禅宗中“纲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修。
首句“从上纲宗事最奇”开篇点题,强调纲宗在禅修中的独特地位与神秘性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卷舒生杀切须知”、“临机便有威雄势”等描述,展示了纲宗在禅者心中灵活运用、应对自如的威力。诗人以“食龙金翅鸟”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纲宗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抵挡。
“现成公案睦州断,四门有路赵州机”两句,引用了禅宗历史上的著名公案,进一步阐述了纲宗在解决禅理难题时的重要性。接着,“仰山插锹犹因地,云门关捩几人知?”通过对比不同禅师的修行方法,强调了纲宗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独特性。
“镜清失利多风措,高亭送客看临歧”则以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为喻,说明纲宗不仅适用于禅修,也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本分家风依时节,夹山典座得便宜”强调了纲宗与个人修行、生活节奏的和谐统一。
“唯有龙潭吹灭烛,德山谛实更无疑”两句,通过具体的禅师事迹,进一步深化了纲宗在禅修中的核心地位。而“不是等閒虚妄说,呵佛骂祖天下知”则表达了纲宗在禅宗传统中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整首诗以“自古纲宗难隐迹,如今著眼直须窥”总结,强调了纲宗在禅宗历史与实践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并鼓励读者深入理解与实践。最后,“秖道寻常记得彻,洎乎把住眼如□。敌磕便须大哮吼,莫作野犴狐兔儿”、“斯吒落水休吐气,密嘌智深谁瞻伊”等句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再次强调了纲宗在禅修中的重要性与实践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宗风颂》不仅是一首对禅宗纲宗的赞美诗,也是对禅修实践的指导与启示,体现了法觐禅师深厚的禅学造诣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钱塘古雄藩,川陆走四方。
第宅富而丽,士庶材且良。
戎卫夹郡县,簿书垂箧筐。
翼翼风纪重,独立振宏纲。
夫子南海彦,早登君子堂。
金石棘寺评,冠冕柏台行。
绣衣明旭日,玉节严秋霜。
仪表动朝著,丹凤鸣高冈。
滇池万里道,揽辔夷獠乡。
坐见岁月间,化弦日以张。
再莅东南政,才高行弥臧。
致远识骐骥,蟠根别干将。
郁郁吴山秀,汤汤秀水长。
令闻与之俱,千载期不忘。
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
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
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
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
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
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
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
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