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几丝柳,绾住兰舟。含泪暗上津楼。
枇杷门掩东风暮,曾拚睡暖鸳裯。
流莺替人传恨,向风前絮语,百种难休。
玉簪恩重,卸将来、懒节离讴。
既道有人拘管,何事到旗亭,惯惹閒愁。
记否连宵踪迹,雨天中酒,月地梳头。
落花城内,马蹄红、蹴满铜沟。
只琐窗归去,莫教轻漏,客馆风流。
官桥几丝柳,绾住兰舟。含泪暗上津楼。
枇杷门掩东风暮,曾拚睡暖鸳裯。
流莺替人传恨,向风前絮语,百种难休。
玉簪恩重,卸将来、懒节离讴。
既道有人拘管,何事到旗亭,惯惹閒愁。
记否连宵踪迹,雨天中酒,月地梳头。
落花城内,马蹄红、蹴满铜沟。
只琐窗归去,莫教轻漏,客馆风流。
这首《夜飞鹊·代妓赠别》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第三人称视角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即将远行的恋人的深情告别。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官桥几丝柳,绾住兰舟”,开篇以官桥边的柳树与即将启程的船只为背景,柳树的柔韧与船只的坚定形成对比,暗示着女子对恋人的不舍与牵挂。接下来,“含泪暗上津楼”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哀伤与不舍,她悄悄登上高楼,试图借高处的视野来延缓离别的痛苦。
“枇杷门掩东风暮,曾拚睡暖鸳裯”描绘了女子与恋人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枇杷门象征着两人共同的记忆之门,而“曾拚睡暖鸳裯”则表达了他们曾经共享的甜蜜与温暖,即使在夜晚也难以忘怀。
“流莺替人传恨,向风前絮语,百种难休”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流莺赋予了传递情感的能力,它们在风中低语,诉说着无法言说的离愁别绪。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玉簪恩重,卸将来、懒节离讴”中,“玉簪”作为女子的饰品,象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女子却感到疲惫与无力,不愿意再唱起离别的歌曲,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既道有人拘管,何事到旗亭,惯惹閒愁”这一句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担忧,担心他被外界因素束缚,无法自由地追求幸福。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即使他在远方,她的思绪仍会不自觉地跟随。
“记否连宵踪迹,雨天中酒,月地梳头”通过回忆过去的共同经历,如连日的相聚、雨中的饮酒、月下梳妆,进一步强化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故事的丰富性,也加深了读者对两人关系的理解。
“落花城内,马蹄红、蹴满铜沟”描绘了离别场景的凄美,落花飘零,马蹄声声,铜沟中积满了尘土,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无奈。这一景象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情感的隐喻。
最后,“只琐窗归去,莫教轻漏,客馆风流”表达了女子希望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珍惜时光,不要轻易错过每一次相聚的机会。琐窗归去,意味着女子的离去,同时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陈维崧以其独特的文笔,成功地将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成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的经典之作。
六十明朝是,今年此夜除。
劳生一樽酒,陈事数行书。
腊逐灯缸尽,春回律管初。
不愁家信断,安稳藉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