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尊酒别,千载慰襟期。
佳期弥天近,雄文特地奇。
正堪驰骥足,未许恃蛾眉。
秋月乌号响,穿扬第一枝。
韩江尊酒别,千载慰襟期。
佳期弥天近,雄文特地奇。
正堪驰骥足,未许恃蛾眉。
秋月乌号响,穿扬第一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送陈景莹应试三首(其二)》。诗中以韩江尊酒别开篇,营造出离别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陈景莹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深切关怀与祝福。诗中提到“千载慰襟期”,寓意着千年之后,陈景莹的才华和成就仍能慰藉人心,留下深远的影响。
接着,“佳期弥天近”一句,预示着陈景莹的考试之期已近在眼前,充满了期待与紧张。而“雄文特地奇”则赞美了陈景莹的文采出众,才华横溢,预示着他将在考试中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正堪驰骥足,未许恃蛾眉”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陈景莹的鼓励与期待。驰骋如骏马,意味着他将全力以赴,不畏艰难;未许恃蛾眉,则告诫他不应依赖外貌或权势,而是凭借真才实学赢得成功。
最后,“秋月乌号响,穿扬第一枝”以秋月为背景,以乌号弓箭的响声和射中第一枝的箭作为比喻,象征陈景莹在考试中如同射箭一般精准无误,一举夺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整首诗充满对陈景莹的深情厚望与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才华的尊重与欣赏。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荆谿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