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龙台》
《钓龙台》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逐鹿屠龙事渺茫,空台依旧枕崇冈。

衣冠神禹传苗裔,风壤宗周列职方。

南粤云来螺浦白,东瓯天接虎门苍。

登临送别兼怀古,不惜狂吟倒玉觞。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钓龙台》诗,以“逐鹿屠龙”开篇,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卷。首联“逐鹿屠龙事渺茫,空台依旧枕崇冈”,以“逐鹿”和“屠龙”两个典故,象征着古代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虽已成往事,但那座空留遗迹的高台,依然静静地依偎在巍峨的山冈之上,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颔联“衣冠神禹传苗裔,风壤宗周列职方”,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延续。神禹(大禹)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其后裔世代相传,而“风壤宗周”则指出了周朝文化的深远影响,如同大地之风,滋养着四方的职官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秩序与文明的传播。

颈联“南粤云来螺浦白,东瓯天接虎门苍”,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描绘了南方的螺浦和东方的虎门,云雾缭绕,山水相连,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不同地域间的联系与交融。

尾联“登临送别兼怀古,不惜狂吟倒玉觞”,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登高远望,既有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也有对历史的深深感慨,诗人不吝于用狂放的吟唱来表达内心的激荡,甚至不惜以酒助兴,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钓龙台》不仅是一首对历史遗迹的咏叹之作,更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深思。林鸿通过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情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观。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满身美荫抱高柳,问汝适从何处来。

(0)

句·其八

月影印仙迹,花香供笔灵。

(0)

挽刘宗望

何年来卧北山霞,犹指海边团练家。

手把方书妙耕种,门高闾巷独清华。

两儿驹齿日千里,万卷牙签架五车。

风动松篁起萧瑟,不堪回首听悲笳。

(0)

和刘端礼·其一

槐花又是一番黄,天马飘飘不可缰。

但得顷田耕负郭,肯将斗酒博西凉。

(0)

寄刘世臣仲美

此道陵迟久已亡,后生无复立门墙。

遥知二子心如铁,端为卢溪一瓣香。

(0)

次韵高秀才

腊尽梅花落不停,笛声孤起不堪听。

且留溪影弄清浅,更看残英动晓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