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取芳魂,约来新样,一时扶上轻绡,似纱棂隔影,罗帐藏娇。
也自轻胭嫩粉,揉撋得、不避人嘲。
凝神久,眼波欲动,脸晕疑潮。朝朝。
闲相望也,不信道人间,有此丰标。
将莲腮暖熨,兰气微调。
待把真娘旧事,重说与、今日儿曹。
还须怕,蛾眉生妒,未许人瞧。
招取芳魂,约来新样,一时扶上轻绡,似纱棂隔影,罗帐藏娇。
也自轻胭嫩粉,揉撋得、不避人嘲。
凝神久,眼波欲动,脸晕疑潮。朝朝。
闲相望也,不信道人间,有此丰标。
将莲腮暖熨,兰气微调。
待把真娘旧事,重说与、今日儿曹。
还须怕,蛾眉生妒,未许人瞧。
这首诗名为《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三·画中美人》,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徐石麒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画中美女的形象,仿佛从画中走出,活灵活现。"招取芳魂,约来新样",诗人运用了想象,将美女的灵魂和新颖的形态召唤出来。"一时扶上轻绡,似纱棂隔影,罗帐藏娇",形象地描绘了美女如梦如幻的出场,如同透过薄纱窥见她的娇媚。
"轻胭嫩粉"和"揉撋得、不避人嘲",则写出美女的妆容精致,即使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掩其美。"凝神久,眼波欲动,脸晕疑潮",进一步刻画了她的眼神流转和羞涩之态,引人入胜。
接下来,诗人感叹她的绝世姿容,"朝朝闲相望也,不信道人间,有此丰标",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惊叹。"莲腮暖熨,兰气微调",以莲花和兰花的意象形容她的肌肤和气质。诗人还想向后人讲述这位美女的故事,"真娘旧事",希望人们能一同欣赏她的美丽。
最后,诗人担心她的美貌会引起其他女子的嫉妒,"蛾眉生妒,未许人瞧",表达了对美的珍视和保护。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画中美人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