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汝误怜不见别,想因错认作休文。
如今但愿随春去,风舞杨花欲送君。
感汝误怜不见别,想因错认作休文。
如今但愿随春去,风舞杨花欲送君。
这首诗《暮春嘱病》由清代诗人施璲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离别的无奈之情。
首句“感汝误怜不见别”,诗人以一种感慨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的误会和未能在分别前相见的遗憾。这里的“汝”指代的是朋友,“误怜”则暗示了朋友对诗人可能有的误解或同情,而“不见别”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未能在离别时见到朋友的事实,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次句“想因错认作休文”,诗人进一步解释了朋友之所以会有误解的原因,可能是将诗人误认为是古代文学家鲍照的别号“休文”。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也暗含了对朋友文学素养的赞赏,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后两句“如今但愿随春去,风舞杨花欲送君”,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随着春天一同离去的愿望,以此来寄托对朋友的深厚情感。这里的“随春去”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风舞杨花”则是典型的春天景象,杨花随风飘舞,既美丽又稍纵即逝,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相聚时光。诗人借此景表达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希望以这种自然的美好来陪伴和送别朋友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碧鸡坊里春风颠,浣花溪边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开元前。
饭颗山头忆相见,历下新亭旧时面。
吟诗未遣髭须愁,愁绝边尘暗河县。
平生落笔五岳摇,调笑不作儿女娇。
锦袍仙人伯仲耳,孰谓有作徒相嘲。
诗卷长留两不灭,玉颜癯骨俱清绝。
万古诗人照胆寒,松柏苍然傲冰雪。
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
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游珠林。
新诗墨妙聚片纸,今我观之谐夙心。
嗟余岂是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无。
纷纷馀子风斯下,独立惟见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