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寺本来能脱俗,水南逼市漫成竿。
台喧地污要除扫,禅月当年真可安。
僧寺本来能脱俗,水南逼市漫成竿。
台喧地污要除扫,禅月当年真可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寺与世俗环境的对比,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与超脱的追求。首句“僧寺本来能脱俗”直接点明了僧寺作为修行之地,本就与世俗隔绝,具有超凡脱俗的特质。接着,“水南逼市漫成竿”则以僧寺靠近市井却依然保持独立的姿态,比喻僧人虽身处尘世边缘,但心志不染尘埃,自成一格。
“台喧地污要除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僧人对于环境的洁净与内心的清静之重视,即使外界纷扰,内心也要保持一片净土,通过“除扫”来象征心灵的净化。最后,“禅月当年真可安”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深刻认同,认为在禅宗的指引下,心灵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心灵纯净的向往,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悟。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
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
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
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
贝锦不足歌,请陈江汉诗。
美人出江汉,窈窕世未窥。
折兰不肯佩,告我以蚕饥。
独归岂惮远,三危露如饴。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
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
十载长相望,逝川水沄沄。
何当谈绝倒,茗椀对炉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