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盛事自南朝,太守诗人趣亦高。
我岂匏瓜常系此,酒船搥鼓兴犹豪。
剡中盛事自南朝,太守诗人趣亦高。
我岂匏瓜常系此,酒船搥鼓兴犹豪。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在剡中地区的风雅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中的“我岂匏瓜常系此”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某一固定之地,但内心并不拘泥于此,仍怀有远大的志向和对自由的向往。“酒船搥鼓兴犹豪”,则生动展现了诗人饮酒作乐时的豪情壮志,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境遇时所展现出的乐观与豁达态度。诗中既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也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道经夏镇口,适观卿云垂。
卿云纷五彩,谁不愿见之。
忆昔当年奏韶乐,此云缥缈流阿阁。
丹凤翩翻仪帝庭,金镛玉磬声交作。
寥寥异彩几人扬,我公今日吐其光。
沛为汉帝歌风地,亦近龙飞圣祖乡。
圣祖戎衣定天下,妙选耆英扶运化。
三公论道职调元,相与擎天镇中夏。
镇夏夏镇非偶然,金瓯长保翼神燕。
天子非常加意待,仙舟愿发无少延。
方今国家神气固,旭日初升策天路。
惟馀榷税未蠲除,旦夕喁喁思雨露。
公今入相早回天,一滴能消旱后烟。
枯崖亦与承膏泽,敢望开尊次末筵。
崧台一片月,清光万古悬。
流辉湛端水,闪铄金龙鞭。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随公照林麓。
复从全岭荫甘棠,天际蟾光色更煌。
山河大地流俱满,金粟随风转吐香。
万古璃琉波荡漾,千门宝玉遥相向。
鉴物真堪数发毫,烛林便可消烟瘴。
即今剑履去朝天,明月团团引马前。
金宫银阙看从入,乐奏钧天似可传。
此时崧台月犹灿,清辉不改留公玩。
愿将月露泻金茎,洒向东南沾欲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