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禅师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翠微间来往,行走于万里千峰之中,最终抵达剡山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与禅师共赴天台山的愿望,并期待在那里与禅师一同享受身心的自在,与浮云共处,无拘无束。
诗中的意境开阔,笔触雄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宗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向往。通过对远行禅师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
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个字句都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与内涵。
拟上高峰最上头,篮舆已赁又还休。
旧来诗眼如今别,添与江南一段愁。
轩后悲苍剑,神娥下玉霄。
攀髯初失梦,遗蜕尚凌歊。
碧堕升棺影,青分产柱苗。
山精依鹿竹,天雨湿鸡翘。
有约成孤愤,无人重久要。
豢龙因姓氏,使鹤误轩轺。
冉冉将终老,冥冥不可招。
无书寄青雀,有恨在中条。
楼前路。愁对万点风花,数行烟树。
依依斜日红收,暮山翠接,平芜尽处。小留伫。
还是画栏凭暖,半扃朱户。
帘栊尽日无人,消凝怅望,时时自语。
堪恨行云难系,赋情杨柳,徘徊犹舞。
追想向来欢娱,怀抱非故。题红寄绿,魂断江南句。
何时见、轻衫雾唾,芳茵莲步。燕子西飞去。
为人试道,相思闷绪。空有肠千缕。
清泪满,斑斑多于春雨。忍看鬓发,密堆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