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茗过湖来,阁老新诗手自裁。
锡谷泉应将撱石,玉川风欲问蓬莱。
竹垆纵有僧堪借,梧几曾无客与陪。
何日山中寻旧约,莫釐高处一登台。
洞庭春茗过湖来,阁老新诗手自裁。
锡谷泉应将撱石,玉川风欲问蓬莱。
竹垆纵有僧堪借,梧几曾无客与陪。
何日山中寻旧约,莫釐高处一登台。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守溪公惠洞庭新茶侑以长句奉谢》。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春茗的珍贵与阁老新诗的雅致,展现了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洞庭春茗过湖来,阁老新诗手自裁”,开篇即点明主题,洞庭湖的春茶跨越湖水而来,阁老亲自挑选新诗相赠,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深情的氛围。这里的“洞庭春茗”不仅指茶,也象征着友谊与美好的事物。
颔联“锡谷泉应将撱石,玉川风欲问蓬莱”,通过想象中的锡谷泉水与玉川之风,进一步渲染了茶香与诗意的交融,仿佛能听到泉水的潺潺声与风的轻吟,引人遐想。这里运用了典故,锡谷泉与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竹垆纵有僧堪借,梧几曾无客与陪”,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即便是在竹炉旁,若有僧侣相伴,也显得格外悠然自得;而在梧桐木几旁,即使没有客人,也总有朋友相陪。这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尾联“何日山中寻旧约,莫釐高处一登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在山中寻找往日的约定,登上莫釐山的高台,既是对友情的承诺,也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春茗、阁老新诗、自然风光以及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
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
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
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
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
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
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
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
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
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
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
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
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
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
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
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
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忝官引》【唐·元结】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请取冤者辞,为吾忝官引。冤辞何者苦,万邑馀灰烬。冤辞何者悲,生人尽锋刃。冤辞何者甚,力役遇劳困。冤辞何者深,孤弱亦哀恨。无谋救冤者,禄位安可近。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此言非所戒,此言敢贻训。实欲辞无能,归耕守吾分。
https://shici.929r.com/shici/bCcUTN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