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
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
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
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
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
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外游赏图景。开篇"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写出了初春时节,虽然大地回暖,但依然能感受到寒风的刺骨和残留的雪花带来的清凉。
紧接着"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溪桥旁的道路曲折,马蹄声响;穿过苍郁的松林,小径上偶遇僧人的衣袍,色彩淡雅。
诗中接着写道"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这里的“联裾”指的是交织在一起的诗句或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之美,无需挂念,只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文学艺术。
最后两句"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事件和文学巨匠的怀念。这里的“它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代,“海邦”象征着广阔的国度;而“诗仙”是对古代才子李白的尊称,传说他曾在此驻足,留下美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交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游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