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伯正字招东郊观梅晚集茶院秀远堂举之舍弟有诗景伯和章见简同赋·其二》
《景伯正字招东郊观梅晚集茶院秀远堂举之舍弟有诗景伯和章见简同赋·其二》全文
宋 / 李益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

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

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

(0)
注释
青春:指年轻的岁月。
垂地:形容力量或气势盛大。
风头恶:形容风势猛烈。
寒色:寒冷的气氛。
雪意酣:雪花飘落的景象仿佛在畅饮。
路转:道路转折。
溪桥:小溪上的桥。
回马足:调转马头。
行穿:行走穿过。
僧蓝:僧人的蓝色服装。
联裾:穿着相同或相近的衣服。
清赏:清雅的欣赏。
挥麈:挥动麈尾,指轻松交谈。
剧谈:深入的交谈。
它日:未来某一天。
海邦:海外国家。
传盛事:流传佳话。
诗仙: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驻鸾骖:停留乘坐华丽的车驾。
翻译
青春的力量猛烈如狂风,寒冷的气息直透肌肤,仿佛雪花正尽情飞舞。
马蹄在溪桥边转了个弯,我们在松林小径中漫步,遇见了身着僧衣的蓝衫僧人。
我们穿着整齐的衣服,一同欣赏这清幽景色,愉快地交谈,不介意深入讨论各种话题。
将来海外也会流传这段盛事,因为诗仙也曾在此停留,乘坐华丽的车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外游赏图景。开篇"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写出了初春时节,虽然大地回暖,但依然能感受到寒风的刺骨和残留的雪花带来的清凉。

紧接着"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径得僧蓝"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溪桥旁的道路曲折,马蹄声响;穿过苍郁的松林,小径上偶遇僧人的衣袍,色彩淡雅。

诗中接着写道"联裾正喜陪清赏,挥麈何妨共剧谈"。这里的“联裾”指的是交织在一起的诗句或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之美,无需挂念,只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文学艺术。

最后两句"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事件和文学巨匠的怀念。这里的“它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代,“海邦”象征着广阔的国度;而“诗仙”是对古代才子李白的尊称,传说他曾在此驻足,留下美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交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游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益谦
朝代:宋

李益谦,字相之(《天台续集别编》卷二),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南渡后侨寓临海(今属浙江)。擢子。孝宗乾道初为户部员外郎(《盘洲文集》卷一九《李益谦户部员外郎制》)。官至吏部侍郎。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李擢传》。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雨窗

绿梅花下坐卿卿,神与梅花一样清。

得意事须防失意,深情人肯浪多情。

心挑祇益羞颜热,眉语还遮妒眼明。

欲去尚留留未可,恰来丝雨洒帘声。

(0)

炉灰复然

帘外西风扫聚苔,已寒重暖玉炉灰。

草书结体联无断,花胜同心解不开。

才欲见时先震荡,是曾立处定徘徊。

一生自抱千秋信,莫管佳人果否来。

(0)

闺人养疴辞·其十

妆楼昼静屦聋无,画稿丛残墨未枯。

等月再生人病起,拜双星夜玉梯扶。

(0)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其七

绛阙宸妃字阿环,云軿小谪凤城间。

神光离合随方变,仙梦凄迷竟夕閒。

凝雪自穿衫缕莹,纤尘不上袜罗斑。

玉楼咫尺如天远,何况楼中润玉颜。

(0)

二妙词

杨柳阴通白石渠,绕渠多种水芙渠。

小姑家具红牙管,大妇妆奁碧玉梳。

爱仿簪花倾逸少,工题欢果号相如。

何当辟作双清子,掌我诗筒替我书。

(0)

有答

佩响帘栊屧响苔,嫣然一笑百花开。

光生殿角惊同列,慧辨宫商叹异才。

交颈鸳鸯亲绣出,随身蛱蝶自飞来。

新恩暂渴金盘露,已是椒房中选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