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漉酒巾,门无车马断红尘。
劳将楚簟遥相问,高卧中原更几人。
五柳先生漉酒巾,门无车马断红尘。
劳将楚簟遥相问,高卧中原更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文人形象,通过“五柳先生漉酒巾”这一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隐士陶渊明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门无车马断红尘”,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嚣、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状态。
“劳将楚簟遥相问”,诗人以一种谦逊而感激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谢俞仲蔚寄来的竹席(楚簟)的珍视和感谢,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高卧中原更几人”,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能够像古人一样在中原大地高枕无忧、享受隐逸生活的稀少之人的感慨,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许,也是对真正能理解并追求这种生活的人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湖光如镜平,风雨一摇荡。
蜿蜒舞翠蛟,汹涌叠银浪。
帆樯走阵马,势出霄汉上。
吾生幸可惜,何事鱼腹葬。
佛教入中土,贝多凡几翻。
摩腾导其流,僧伽鼓其澜。
乃建窣堵波,高标屹参天。
划如五彩虹,上与青霄干。
兹塔更奇古,层檐俯通川。
江山递隐见,万象森回环。
公子抱远韵,登临眇风烟。
仰穿龙蛇穴,旁瞰日月悬。
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
归来吐妙句,字字劳精甄。
嗟我方屏处,胜游阻清缘。
幸窥慈恩作,如见众宝山。
宗风久寂寞,纻絮何其寒。
安得师子吼,震此龙象筵。
关弓挟白羽,櫜鞬相周旋。
当分宝塔坐,一瞬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