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严州四首·其三》
《送郑严州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陈鉴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严山少平田,严俗稀惰民。

书生坐黄堂,肯诧硎刃新。

定以清净化,坐啸物自春。

绿野人荷锄,使君聊岸巾。

(0)
注释
严山:贫瘠的山。
少平田:土地不平整。
严俗:粗朴的风俗。
稀惰民:懒散的村民。
书生:读书人,指官员。
黄堂:官署。
硎刃新:崭新的磨刀石,比喻政务新锐。
清净化:清明廉洁。
坐啸:静坐啸歌,表达治理有方。
物自春:万物自然生机勃勃。
绿野人:田野上的农夫。
荷锄:扛着锄头。
使君:古代对太守、县令的尊称。
聊岸巾:随意披着头巾,表示轻松自在。
翻译
山间贫瘠少平整的土地,风俗粗朴懒散的村民。
书生坐在官署中,对崭新的磨刀石感到惊讶。
他决心以清明廉洁治理,静坐啸歌万物自显生机。
农夫们在绿色田野扛着锄头劳作,太守随意地披着头巾漫步岸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严山少平田"暗示了地方偏远,土地平坦,人口稀疏。"严俗稀惰民"反映了当地风俗淳朴,人们勤劳程度不高。然而,主人公书生担任地方官("坐黄堂"),他以清明廉洁的态度治理,希望通过自身的德行影响环境,使得万物自然复苏,如同春风一般带来生机("坐啸物自春")。最后两句写到农夫们在绿色田野上劳作,而官员("使君")则轻松地披着头巾,展现出一种和谐而闲适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赞美了官员的清廉与亲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治世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鉴之
朝代: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 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濠梁歌

濠梁水深赤龙起,大风犹吹故丰里。

父老多能识太公,铁冠天眼开鸿蒙。

五丁辟地成龙穴,亘天华渚眠长虹。

蛰龙一卧三百载,铜马踯躅黄河东。

宝气犹腾虎邱阜,风雷不徙娲皇宫。

桥山衣冠乌夜号,支祈跃泗龟山摇。

高垣土崩鸟兽乱,王孙啄矢随林燕。

况复草菅人乱麻,红门火照无陵殿。

芒砀千秋云气真,屠儿酒肆旧何人。

开平中山尘土像,毛发怒欲张麒麟。

(0)

鸳鸯栗·其二

上林嘉实报秋晖,魁占同房荐棘闱。

供向盘中犹共宿,掷来筵畔自双飞。

瑶枝剖玉难分手,湘釜浮金对湿衣。

珍重佳人私裹赠,合欢待擘细腰围。

(0)

梅花十律同吴二仲木次僧巢友韵·其九

林白前村月亦新,短篱寂寂野情真。

山空风雪何来客,门掩昏黄不待人。

霜瓦鳞斜香一屋,疏更雀语四无邻。

书巢岁晚深相结,不占贫家燕子春。

(0)

夹竹桃·其一

玉洞淇园总不分,落英寒翠共纷纷。

绿阴何处寻琼岛,红雨还堪扫碧云。

入谷吹箫遇刘阮,渡江持楫下湘君。

重来人面空相忆,远折琅玕寄所闻。

(0)

蔷薇

高下倡条锁翠帏,绮罗满院弄春晖。

锦屏四照浓芳合,红袖千行粉黛围。

浣露馀香犹竟体,留欢几度欲钩衣。

玉人纤手频惊刺,代摘繁英插鬓归。

(0)

联绵对诗·其五

霏霏敛夕雾,赫赫吐晨曦。

轩轩多秀气,奕奕有光仪。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