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光艳压苏州,照乘何劳诧魏侯。
鸠杖欲寻江左胜,鸥盟相约社中游。
囊空自喜陶朱得,诗拙还因杜集留。
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
文章光艳压苏州,照乘何劳诧魏侯。
鸠杖欲寻江左胜,鸥盟相约社中游。
囊空自喜陶朱得,诗拙还因杜集留。
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敦礼的作品,他以陆倅的韵脚为依据创作了三首诗中的第三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才华的自信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文章光艳压苏州”赞美了自己的文采,暗示其文字之华美足以超过苏州的文人墨客。次句“照乘何劳诧魏侯”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才华,意指即使不用照乘明珠般的华丽辞藻,也能让魏侯惊叹。
“鸠杖欲寻江左胜”描绘了诗人想要游览江南名胜的愿望,用鸠杖代指自己年事已高但仍怀有探索之心。接下来,“鸥盟相约社中游”则表达了与鸥鸟为友,共享隐逸生活的理想,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囊空自喜陶朱得”借用陶朱公(范蠡)的典故,表示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自得其乐。而“诗拙还因杜集留”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诗歌虽不自夸,但希望能像杜甫的诗集一样流传后世,留下痕迹。
最后两句“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形象地写出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痴迷状态,每日吟诵,甚至到了忘记梳头的地步,充分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投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崔敦礼的文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