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玄衣郎,神爽声复清。
睡先万目觉,起对残月星。
悯世耽睡昏,体秽神不灵。
招使离衽席,啼呼每丁宁。
幽人最怜汝,未旦起坐听。
荒山多嘉树,春尽故园情。
树头玄衣郎,神爽声复清。
睡先万目觉,起对残月星。
悯世耽睡昏,体秽神不灵。
招使离衽席,啼呼每丁宁。
幽人最怜汝,未旦起坐听。
荒山多嘉树,春尽故园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和心境。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树头玄衣郎,神爽声复清。" 这两句通过对早晨微凉空气和鸟鸣声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清新的感觉。树梢间飘动着轻纱的露水如同玄色长袍,而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中透露出一种精神的爽快。
"睡先万目觉,起对残月星。" 这里写的是诗人比万物更早醒来,与夜幕中稀疏的星辰和渐渐隐退的月亮相对而立,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清醒与孤独。
接着,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人沉迷睡梦的怜悯之情:"悯世耽睡昏,体秽神不灵。" 这里通过"耽睡昏"和"体秽神不灵"强调了对当世人沉迷于物欲、精神不再清醒的哀叹。
"招使离衽席,啼呼每丁宁。" 这两句描写诗人自己起床后,对侍从轻声吩咐,让他们整理床褥,表现了一种平和而从容的生活态度。
"幽人最怜汝,未旦起坐听。" 诗中的人物形象是隐居之士,对诗人的这种清晨独醒的境况感到同情,而诗人则在未及黎明就已坐在那里倾听着周遭的声音,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增添了作品的深度。
最后两句"荒山多嘉树,春尽故园情。" 则是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一种融合。荒凉的山野中生长着许多美丽的树木,而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心中对旧时园林的思念也随之而起。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清醒自守的生活态度。
游赵提干园,有亭可洗心。
亟应招呼命,蠹叶下井枯。
空江鼓风劲,幸藉贤主人。
寻胜愁尽屏,平生性不污。
惟喜眼界净,笑睨斑竹林。
金商递声应,古桂香何迟。
黄花色最正,何当过栗里。
把酒酹陶令,行矣又他适。
孱质莫任病,酒酣喜索句。
鬓改羞对镜,寒蛩咽青莎,难制客泪迸。
江州庐山阴,万象蕴奇秘。
笑扶鬼面行,趁云步幽邃。
虎迹过溪明,龙气蟠松翠。
香炉紫烟合,灿若金布地。
诸佛妙庄严,千灯烛魑魅。
向来远法师,绝识具圣智。
白莲曾结社,今古想标致。
客子徒仰高,可望不可企。
山头日落易,木阴混清閟。
野禽叫瀑顶,预知夜无寐。
怀抱挹仙芬,欲将世情弃。
斯游会重寻,直待凉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