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送之》
《再送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出家放旷断爱缘,是心清净离盖缠。

君看铁脊忠道者,妙如神鱼初脱渊。

闲行觑地一笑喜,自言拾得南台禅。

东胜身洲兜一喝,惊得山河磨蚁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家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行为举止,充满了禅意与超然之感。诗人以“出家放旷断爱缘”开篇,点明了主人公选择遁入空门,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的清净与解脱。接着,“是心清净离盖缠”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通过内心的修炼,摆脱了欲望与杂念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纯净状态。

“君看铁脊忠道者,妙如神鱼初脱渊”,这里将修行者比作铁脊忠道者和刚从深渊中逃脱的神鱼,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超脱的精神境界。铁脊象征着坚强不屈,忠道者则代表了对正道的坚守;神鱼初脱渊则寓意着从束缚中获得自由,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觉醒。

“闲行觑地一笑喜,自言拾得南台禅”,描述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最平凡的举动也能引发内心的喜悦,仿佛在不经意间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拾得南台禅,可能是指在自然或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禅宗强调的“见性成佛”的理念。

最后,“东胜身洲兜一喝,惊得山河磨蚁旋”,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修行者的一声喝令,如同在东胜身洲(佛教传说中的一个地域)发出,其力量之大,连山河都为之震动,甚至让蚂蚁都停止了忙碌。这不仅展现了修行者精神力量的强大,也暗示了佛法的影响力深远,能够触动人心,改变人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修行者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影响,以及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悟道成佛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雪梅群鸟图

渊上寒多雪未消,雨竿风竹翠翛翛。

莫言众鸟来喧集,今夜梅花正寂寥。

(0)

戊子岁四月十有七日陪金正字问马校理敬游龙江过张茂异书馆二十韵

圣节朝会毕,文士豫清暇。

偶陪二三子,追随石城下。

忽作龙江游,轻舠得同驾。

晨风清且徐,川流逝如泻。

苍茫一苇宽,桅樯万艘隘。

浦溆多人家,陴塘少蒲稗。

露晞日已燠,芳景当首夏。

絺绤换春服,丰姿耀晴野。

稍稍路将近,行行舟遂舍。

张生颇好事,态度通閒雅。

况复有难弟,见客即迎迓。

趋前致长揖,邀我入庐舍。

却登池上楼,还眺风边榭。槐柳高覆阑,荼?广盈架。

芸香散缃帙,金碧绚图画。

清谈殊未极,展席陈罍斝。

殷勤起相劝,情意美无价。

欢饮不记筹,酣歌那肯罢。

坐觉天际岑,沈沈夕阳下。

匆遽入岩关,钟声促昏夜。

(0)

送圆鉴中住杭城海会寺

罢纂金仙贝叶编,囊衣又上浙江船。

吴山树色春城里,萧寺钟声暮雨边。

智永终期追草圣,贯休不独悟诗禅。

遥知入院谭经暇,试茗还烹第一泉。

(0)

支硎山十二咏·其七马迹石

追风归似铁,留迹向山深。

神力犹诃护,苔痕不敢侵。

(0)

支硎山十二咏·其六寒泉

空壑积阴晦,层崖冱冰雪。

下有清冷泉,终年流不歇。

(0)

题沈公济山居五咏·其五竹涧

竹绕石泉生,泉流竹根出。

涧底有新梢,山中知夏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