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笙》
《笙》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
táng / zhāng

dǒngshuāngchéngmiàoyùnfēnghuáng
qīngshēngyuǎnyúnxiānchuīcháng

qīnyínxiàng湿shīgāoyìnpiáoxiāng
zhīchùshānkōngyáng

注释
董双成:古代神话中的仙女,擅长音乐。
妙:绝妙,高超。
历历:清晰可闻。
韵风篁:琴音与竹林的风声和谐共鸣。
清露:清晨的露水。
鹤声:鹤的鸣叫声。
碧云:青翠的云彩。
仙吹:仙人的乐曲。
银项:比喻琴弦。
膏胤:琴弦上的油脂或琴膏。
漆瓢香:形容琴膏的香气如漆器般独特。
曲罢:一曲终了。
巫山:古代传说中的名山,常用来象征远方或仙境。
空夕阳:夕阳下的空旷景象,暗示仙人消失。
翻译
董双成的琴艺绝妙,琴音与竹韵交织如风。
夜深清露下,鹤鸣声悠远,仙人吹奏的乐曲穿越碧云天际。
琴声渗入银色的琴弦,湿润而清凉,琴膏散发出漆器般的香气。
一曲终了,竟不知她去向何方,只有巫山在夕阳下空寂无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名为《笙》。诗中的“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描绘了古筝(一种古老的弦乐器)演奏出的美妙旋律,每一个音节都充满了韵味,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吹奏笙时的那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清晨的露水与高飞大鹤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与那飘逸的碧云和悠长的笙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片超然物外的意境。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中的“气侵银项湿”可能指的是笙演奏时,吹奏者嘴唇与笙边的接触,使得笙身微微受潮,而“膏胤漆瓢香”则是对笙上涂有漆料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的描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表达了诗人在演奏结束后,对周围环境的迷茫与不确定感。巫山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此处用来形容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乐器、声音、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致表达。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次韵沈廷美尚宝考绩还南京·其一

金殿西头旧奉宸,重来何处问归津。

尚方玉醑频沾醉,南国乌纱不耐尘。

千里盈亏江上月,十年离合社中人。

初秋倾倒旗亭宴,莫问诗神与酒神。

(0)

丁祭日简费司业廷言

陪祀年年候孔庭,每从司业借莎厅。

衣冠假寐环东壁,钟漏传签报上丁。

礼罢佩声风隐约,归时灯火夜晶荧。

病躯无分随班列,展转斋居寝未宁。

(0)

三月十七日原博谕德饯汝玉给事于玉延亭会者宾之学士于乔谕德济之世贤侍讲曰川校书道亨编修暨予得联句四章时黄蔷薇盛开复移尊于海月庵酹花酌别又得三章予亦将有饯约而觞汝玉者多刻日有次第不能夺也手录此以致缱绻不已之意·其六

移席东园就看花,花前起坐即喧哗。

却因送别成嘉集,不用寻芳感物华。

渐有绿阴看系马,岂无银汉待乘槎。

共君秉烛须今夕,最喜西邻酒易赊。

(0)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其三

江风吹浪雪粼粼,笑抚冰缣欲问津。

短楫轻桡浑不见,未应无复济川人。

(0)

斋夜与汪伯谐庶子陆鼎仪张启昭谕德联句·其二

闭门春夜烛花偏,对拥寒炉久未眠。

沉水旋添销刻漏,綵毫频染动云烟。

天连御苑钟初尽,露下仙台月尚悬。

侍立小童浑不厌,晚来衣薄坐相怜。

(0)

题礼部吕秉之郎中画册·其四

云浮天外峰,烟断江头树。

倚岸得纶竿,渔家不知处。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