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淮阴淮水头,十年前忆旧冑游。
离心落日何人见,挥手孤蓬可自由。
杨子东回通白下,彭城北望枕黄流。
到时遮莫添乡思,我昔题诗在郡楼。
君去淮阴淮水头,十年前忆旧冑游。
离心落日何人见,挥手孤蓬可自由。
杨子东回通白下,彭城北望枕黄流。
到时遮莫添乡思,我昔题诗在郡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所作的《送陶子之淮上(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陶子前往淮上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君去淮阴淮水头,十年前忆旧冑游”,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即将启程的画面,同时通过“十年前”的回忆,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淮水头作为背景,既点明了地点,也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
颔联“离心落日何人见,挥手孤蓬可自由”,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夕阳西下,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那孤独的行舟在广阔的水面漂泊,象征着友人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这里的“离心”不仅指离别的情感,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杨子东回通白下,彭城北望枕黄流”,转而描述了友人前往淮上的路线,通过“杨子”、“白下”、“彭城”等地名,展现了友人行程的广阔与复杂。同时,“北望枕黄流”一句,以黄河为背景,赋予了旅程一种壮阔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面临的艰难险阻。
尾联“到时遮莫添乡思,我昔题诗在郡楼”,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他希望友人在到达目的地时,不要因思乡之情而影响心情,同时也回忆起自己曾经在郡楼题诗的情景,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旅行、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冷落虚堂。恨闲庭桃李,也趁春光。
敲月铜铺,飘灯珠箔,而今都是思量。
幽砌苔痕自绿,帘空捲、尘满胡床。恁凄凉。
算无多岁月,负了西窗。堪伤。
旧巢无迹,怕燕子重来,难认文梁。
谁见当时,呢喃绣幕,窥人晚浴凝妆。
忘了调冰雪藕,扶残醉、犹恋荷香。费回肠。
再休寻那日,挑锦缃囊。
移来画里,看亭亭袅袅,东风难捲。
帘角墙阴曾省识,横把月明界断。
如此朦胧,者般黯淡,幽梦谁为伴。
悄然无语,夜深飞上窗畔。
遥忆几曲栏杆,几重台榭,几处闲庭院。
非雾非烟香气袭,望去模糊一片。
满地春痕,露凉风紧,心事添凄惋。
西楼月落,化为云气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