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事简太閒生,每向山中策马行。
大狝将临事温故,西师可忘有先声。
櫜鞬所寓惟戎诘,笔砚相随待律成。
却是秋云最无系,今来昔去不关情。
山庄事简太閒生,每向山中策马行。
大狝将临事温故,西师可忘有先声。
櫜鞬所寓惟戎诘,笔砚相随待律成。
却是秋云最无系,今来昔去不关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朝皇帝弘历策马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通过“山庄事简太閒生”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惬意。接下来,“每向山中策马行”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日常活动——在山林间策马而行,寻找心灵的慰藉。
“大狝将临事温故”中的“大狝”可能指的是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这里以狩猎为背景,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经验的回顾与思考。“西师可忘有先声”则可能暗含了对历史或过往事件的反思,表明即使在新的行动前,过去的教训和经验也依然重要。
“櫜鞬所寓惟戎诘,笔砚相随待律成”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不仅身处于自然之中,还随时准备着处理军事事务(“戎诘”),同时也不忘文墨之功(“笔砚相随”),准备完成法律或文书工作(“待律成”)。这种文武双全的形象,体现了诗人作为帝王的多面性。
最后,“却是秋云最无系,今来昔去不关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秋云象征着变化和无常,但诗人却认为它与自己的情感无关,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事变迁之上的豁达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理解。
溪有蛟兮山有虎,欲往从之道应阻。
崩云堕地猿玃愁,腥风吹衣髑髅语。
花开静树自为春,木落深林响如雨。
斩蛟烈士呼不闻,骑驴老人去何许。
溪山良是村郭非,抚卷茫然心独苦。
日月徒为昼夜宾,江山本是兴亡主。
先生岁晚早归来,还使居民有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