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太虚觉天二禅僧》
《与太虚觉天二禅僧》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觉公仪度人谁识,升也玄微我似知。

石上相逢松寺晚,天涯留别草亭诗。

青山作伴谁当主,白首同心想未迟。

我有冠巾俱在此,鲁齐何恨不同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两位禅僧相遇、分别的情景,充满了哲理与禅意。首联“觉公仪度人谁识,升也玄微我似知”中,“觉公”与“升也”是两位禅僧的名字,诗人通过这两位僧人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深佛法的领悟与追求。“我似知”则透露出诗人虽非佛门中人,却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颔联“石上相逢松寺晚,天涯留别草亭诗”描绘了两位僧人在傍晚时分于松寺附近的石头上相遇,随后在草亭前告别的情景。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偶然相遇与离别。诗人通过“晚”和“留别”,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

颈联“青山作伴谁当主,白首同心想未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青山”象征永恒与自然,提出“谁当主”的疑问,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白首同想”,强调了友情或精神追求的持久性,即使年华老去,心灵的共鸣也不会消逝。

尾联“我有冠巾俱在此,鲁齐何恨不同时”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宽慰。他提到自己虽身在世间,但内心仍保持着对佛法的追求,如同冠巾未散。最后,诗人以“鲁齐何恨不同时”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态度,即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灵相通,便无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禅僧相遇、分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其一

莫羡春城景物华,故园耕读自传家。

饧箫吹起风初暖,禊席归来日半斜。

闲看儿童调燕雀,时邀亲友话桑麻。

蜂针渐老莺簧涩,遍地黄金簇菜花。

(0)

八十自寿二首·其一

端辰长至岁朝春,六度重逢到八旬。

古谚尚传难遇日,遐龄犹是未归人。

百年似箭时光速,四大如毬世变新。

且喜重闱称庆日,荷花香里聚天伦。

(0)

小云栖石屋

一碧豁岩罅,仰窥如井深。

泉源太古雪,天气四时阴。

红日不能到,白云何处寻?

偶闻人语聚,满谷答清音。

(0)

虞山道中所见

支筇出郭望西东,一路人家翠霭中。

容我结趺松屋绿,倩人啜茗竹炉红。

花畦比户编篱隔,涧脉分流凿沼通。

却向密林深箐衣,万千红紫斗春风。

(0)

两湖开镜

昆湖遥与尚湖通,二水中分两镜同。

鸽现神光明照夜,蜃收余翳净涵空。

帆樯互映斜阳外,鸥鹭交飞色界中。

混沌直从开辟判,洗天浴日意无穷。

(0)

六月廿四日俗例荷花生辰,玄对斋有盘餐之约,雨不赴,瓶供花三蕊斋放,喜而有作

莲花莲子一时生,初度关门细雨声。

檐押早呈三妇艳,盘餐不羡五侯鲭。

空蒙似泛娄塘棹,烟景追思白下城。

重与花神论昔梦,浣纱篇上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